展览共分为“千年夙愿”“百年伟业”“精神丰碑”“时代华章”四个部分,全方位、立体式展现了淠史杭灌区修建的历史背景、工程规模、伟大历程以及建成之后发挥的巨大效益。
第一部分“千年夙愿”主要普及灌区内的地形地貌、气候特征、降水特点、土壤类型,灌区内修建的安丰塘、七门堰、期思雩娄、水门塘等古代水利工程,灌区历史上发生的水旱灾害和人民对“水旱从人、不知饥馑”生活的期盼。
第二部分“百年伟业”介绍淮河水患频发的原因、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席对治理淮河的四次批示、“蓄泄兼筹”治淮方针的确定,安徽在大别山修建的佛子岭、梅山、响洪甸、磨子潭等水库群,淠史杭灌区的规划过程和规模。
第三部分“精神丰碑”讲述淠史杭灌区骨干工程14年艰苦卓绝的建设过程及其蕴含的“自力更生”“顽强拼搏”“牺牲奉献”“科学求实”的精神。
第四部分“时代华章”展现淠史杭灌区的续建配套、现代化改造和数字灌区建设,灌区在防洪减灾、振兴农业、保障饮水、联通河湖、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灌区内人民的美好生活。
展览展厅面积约1200平方米,展线长度约240延米,共展出不同时期的照片、图表350余张,不同类型的文物展品300余件套,艺术品创作、场景复原、多媒体视频、沉浸式体验等20余个。
前言
淠史杭灌区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和河南省东南部,是淠河、史河、杭埠河三个毗邻灌区的总称,受益范围涉及皖、豫两省4市17个县区,有效灌溉面积1060万亩,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亩均投资最低、灌溉面积最大、唯一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特大型灌区,被誉为“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”。
1958年8月19日,六安横排头的第一锹土开启了淠史杭骨干工程14年波澜壮阔的建设历程。人民群众以战天斗地的巨大热情和攻坚克难的豪迈气概,用原始的工具肩挑手抬、切岭筑渠,创造了渠走丘陵、引水上岗的“人间天河”奇观,让昔日旱涝频发的贫瘠之地变成丰饶富足的鱼米之乡、江淮粮仓。
淠史杭工程不仅造就了水利史上的奇迹,也是一座精神丰碑,蕴含的自力更生、顽强拼搏、牺牲奉献、科学求实的精神与老区精神一脉相承。在建设现代化灌区的新征程上,淠史杭灌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,着眼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,使淠史杭灌区这个江淮地区的“生命之源”“丰收之源”“发展之源”长久地造福于灌区人民。
千年夙愿
淠史杭灌区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。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导致分水岭两侧水低田高,雨水分布不均,旱则赤地千里,涝则汪洋一片,十年难得有一年风调雨顺,人民长期生活在困苦之中。为了抵御灾害,保留水源,灌区人民艰辛求索,修建了中国最古老的蓄水灌溉工程在内的许多水利工程,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旱灾害问题。但因技术条件和规模的局限,加之社会动乱致使水利工程年久失修、破败不堪,十年九灾的境遇并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。千年以来,过上“水旱从人、不知饥馑”生活一直是当地人民的夙愿。
百年伟业
1949年10月1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开启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。1950年夏天,淮河流域发生严重洪涝灾害,党中央迅速作出了根治淮河水患的决定。根据“蓄泄兼筹”的治淮方针,在上游大别山修建拦蓄洪水的水库成为治淮的重要环节。皖西人民巧借治淮成果,将大别山水库作为水源地,制定了一个跨越江淮分水岭两侧,包括淠河、史河、杭埠河三大灌区在内的特大型灌区方案,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最大灌区,书写了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。
精神丰碑
淠史杭工程从1958年开工建设到1972年骨干工程基本建成通水的14年,既是惊天动地的14年,更是改天换地的14年。灌区人民用原始的劳动工具,克服重重困难,累计投入4亿工日,开挖6亿立方米的土方量,建成了横跨皖豫、纵横江淮的特大型水利工程,创造了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。淠史杭灌区是新中国成立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,孕育了自力更生、顽强拼搏、牺牲奉献、科学求实的精神,生动体现了新中国建设成就和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。
时代华章
治水有方,江淮安澜。淠史杭灌区的兴建,彻底改变了江淮丘陵地区赤地千里的面貌,展现出“三秋桂子、十里荷花”的美景,成为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。走进新时代,淠史杭灌区充分发挥防洪减灾、振兴农业、保障饮水、联通河湖、维护生态安全等多重功能,让淙淙清水沿着万里渠道,流向无垠的农田、美丽的乡间、繁荣的城市和百姓的心田。江淮大地也由水而美、因水而兴,呈现出一幅经济强、格局新、环境优、活力足、百姓富的新局面。
{[{ VR_COMPATIBLE_ANDROID }]}
{[{ VR_ANDROID_DETAIL }]}